行业信息

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安全措施

发布时间 :

2025-01-08

点击:51

近年来,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,并且经常是群死群伤,即使在发生第一起死亡事故后,往往在救援的过程中,仍然会发生死亡事故,由此说明,广大作业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,未掌握有限空间事故的预防措施。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,仿佛幽灵一般,看不见但极其危险。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因素,主要是缺氧和存在有毒有害气体,以及伴随的触电、高处坠落、爆炸等风险,这些危险因素一旦得到了确认,就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,轻易就能得到消除和控制,从而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。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:
1.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,了解有限空间存在的风险。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,制定作业方案,并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,作业现场应指派专人全程监护,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风险告知牌。

23-11-27.jpg2.进入有限空间必须坚持“先通风、后检测、再作业”的原则,严格控制可燃气体、有毒气体汁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(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 49时,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.5t为合格;当可.气体爆炸下限小于 49时,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.2t为合格;氧含量为19.5-23.5为合格;有委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“车间空气中有香物质最高允许浓度”的指标),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;作业中断超过 30 分钟时应重新检测。
3.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和强制通风。作业前、后,必须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。进入有限空间应携带气体检测报警仪。
4.存在交叉作业时,应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。使用行灯电压不应大于36伏,进入潮湿密闭容器内作业不应大于12伏,电气设施应符合防爆要求。
5.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设置专人监护,现场监护人员应坚守岗位。
6.作业完工后, 经作业人员、 监护人与现场负责人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部,确认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工具及杂物后,方可封闭离开。

上一篇:( 赋能智慧管理,开启精准蓝牙人员定位新时代)      下一篇:( 有限空间应急处置方法 )